行车轮回火的目的和类别有哪些?
行车轮回火的目的
1、合理地调整力学性能,使行车轮满足使用要求;
2、稳定组织,使行车轮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组织转变,从而保证车轮的形状、尺寸不变;
3、降低或内应力,以减少车轮的变形并防止开裂。
行车轮回火类别
淬硬的行车轮回火后的力学性能主要由回火温度决定。根据不同种类、型号行车轮力学性能的要求,可选用不同的回火类别。钢的回火按照回火温度的不同,可以分为低温冋火、中温回火及高温回火。
1、低温回火:将淬火行车轮加热到150~250℃之间进行回火,可得到回火马氏体组织。其目的是降低内应力,减少脆性和变形,使行车轮锻件保持高硬度和高耐磨性。回火后硬度可达到58-64HRC,且具有较高的硬度与耐磨性。
2、中温淬火:将淬火行车轮加热到350~500℃之间进行回火,可获得回火托氏体组织。其目的是提高行车轮的弹性和屈服点,适当的韧性。回火后硬度一般在35-50HRC范围内,且具有较高的弹性限、屈服点和一定的韧性。
3、高温回火:将淬火行车轮加热到500~700℃回火,习惯上将淬火加高温回火的工艺称为调质处理,可获得回火索氏体组织。使行车轮具有较低的硬度、适当的强度和较高的塑性及韧性。硬度一般在25~35HRC,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。